本报讯(通讯员 李静)随着现代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预付消费”模式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近年来,受疫情等多方因素叠加影响,商家“跑路”“暴雷”“失联”等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在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深感维权不易。前不久,梁溪区信访局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联合相关部门成功化解一起“预付消费”群体性信访矛盾。
今年1月份,梁溪区信访局陆续接到多件信访投诉,反映无锡某国际家居存在延期履行合同、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以及售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该局经深入了解,发现矛盾纠纷的起因是某国际家具总部及全国门店受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无法如期交付消费者预订的定制家具产品,无锡地区涉及消费者近百人,预计金额达200万元,还存在拖欠员工工资和上游供应商货款等情况。
为妥善处理该群体性矛盾,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梁溪区信访局立即召集区市场监管局、区消保委、属地街道会商,明确由梁溪区市监局牵头协调推动,属地街道全力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区消保委发挥调解指导优势,督促商家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梁溪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制定并启动应急方案,向区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发出风险提示函,密切关注商家动态,并通过区行政审批部门注册登记系统实施限制注销警示,防止商家跑路扩大事态。同时积极开展调查工作,第一时间摸清商家经营状况、受损消费者群体人数、涉诉金额等关键信息,牵头区消保委、街道、物业管理方等部门和单位开展案情分析,研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办法和路径。最终,在多方合力攻坚下,涉事商家拿出了“以货抵款”的方案,以无锡门店库存家具产品抵扣消费者预付款,区市场监管局对商家方案落实情况全程跟踪和监督,要求商家对进度落实情况做到一日一报,并为其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必须提供预付款消费者名单和预付金额明细,以便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掌握情况,二是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告知消费者“以货抵款”方案,确保不遗漏,三是必须在自愿前提下引导消费者分批有序完成抵扣并留好凭证,四是必须配合街道及相关政府部门做好稳控工作。
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最终83名消费者选择以货抵款,挽回经济损失143万余元,不接受以货抵款方案的消费者,由区消保委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引导通过诉讼等渠道依法维权。该起群体性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就地解决,有效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
(来源:江苏法治报 2022年08月17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