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月4日召开的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暨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聚力推进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统筹抓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常态化化解信访积案、重点领域专项攻坚等工作,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优化改进信访工作机制,我省制定出台信访听证办法、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编制发布《网上信访“人民满意窗口”建设工作指南》和《联合接访工作规范》两项省地方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信访工作制度体系。
全省信访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聚焦县域范围内最突出、最难化解的城乡建设、劳动社保、涉法涉诉等矛盾纠纷,部署开展基层突出矛盾纠纷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台账、挂图作战、逐案攻坚,排查出的6438件突出矛盾纠纷问题目前已基本化解。
常州市武进区试点推进“信访干部、法官进网格”工作,通过定期“坐诊”,打造“左邻右理”品牌,把信访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苏州市吴江区依托“专业、兼职、特邀”3支调解员队伍,强化信访问题源头预防、前端调处。2023年11月,“‘一站式’分级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吴江区被授予“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省信访局接访处负责人介绍,全省信访系统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登记和受理群众信访事项,准确区分信访事项性质、层级等情况,对适用信访程序处理的事项,依法精准转送,并严格依照规定出具告知书。
以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核心,简化诉求办理程序,不仅提高了责任单位的办理效率,更终结了信访“办而不结、无限申诉”的难题。着眼提升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全省因地制宜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打造“人民满意”信访接待窗口,完善“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强化首接首办责任制,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已达98%。
“信访工作中还有一些短板弱项,特别是在信访问题的事前预防、事中办理、事后追责上存在不规范、不适应、不平衡的现象。”省信访局督查室负责人介绍,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信访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统筹协调,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发生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一边化解矛盾、一边产生矛盾;有的对群众信访事项办理不及时、答复不规范、处理意见不落实;有的不是以化解信访人合理合法诉求为根本,处理信访事项重程序性办结、轻实体性化解,导致问题终而不结。
以完善监督机制为抓手推进信访工作追责法治化。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江苏省信访条例》执法检查,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检查、座谈交流等形式,查摆法治信访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和信访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有力督促推动整改落实。
“我们每日开展视频点调,分析问题症结和风险隐患,对确实因责任不落实、办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导致矛盾激化上行的,使用‘三项建议权’,形成专报报市领导、通报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必要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无锡市信访局局长张晓波介绍,无锡全年下发工作提示、交办、督办、改进工作建议、责任追究建议等“三单两函”3149件,预警事项化解稳定率达96.5%。
全省坚持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综合运用《信访工作条例》赋予的督查、通报、考核、约谈等职责手段,保障属地责任、属事责任和领导干部责任落实到位,树立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正确导向。据了解,全省去年采取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等方式,对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不力的508人问责追责。
(来源:新华日报 2024年2月5日2版 记者 杨 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