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凝心聚力抓落实扎根信访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1-11-01 09:0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丹阳市信访局

 


今年全国两会,数千名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发展大计。大会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等重磅文件,确定了未来5年乃至15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凝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对开启新征程的中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美好蓝图的全面擘画固然振奋人心,但如果不沉下心来将规划落到实处,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对信访工作而言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能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信访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狠抓落实,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争当金牌“店小二”,在躬身入局中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习近平总书记曾劝勉青年人“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信访干部若一直在办公室,不扎根一线开展调查,不对信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需求深入研究,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对问题整体把握不到位、解决问题结合实际不够紧等现象出现。因此,信访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上服务群众最前沿,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树牢“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职责,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磨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品格,全心全意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要以敢涉险滩、敢越高山的魄力,深入到矛盾困难多、群众意见大、信访问题突出的领域,实事求是地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在“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中锤炼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拧开社会“减压阀”,在化繁为简中练就“举一纲而万目张”。信访工作者对群众合理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能见底,及时化解了纠纷,让信访工作真正成为社会“减压阀”。当前,城乡建设、农村农业和劳动社保等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多发,信访干部如果没有科学的工作方法,面对新征程新使命,不仅难以交出合格答卷,还会导致公信力逐步下降。面对群众的多元化诉求,首先要理清头绪、抓住重点,通过“向下调研”“解剖麻雀”等方式,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搞清搞透,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化繁为简、舍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是把握好适应群众需求的新时代信访工作模式,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再者要总结提炼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的经验做法,用以推动日后信访工作效能的提升,起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效果。正所谓“四两拨千斤”,干的正确,才能干得轻松,干得漂亮。

化解群众“千千结”,在久久为功中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化解信访矛盾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靠一两天的努力,更不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信访干部要克服短期思维,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受理办理,全面排查重信重访,将复杂疑难信访问题、长期没有化解的信访积案纳入攻坚范围。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做到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化解信访“疑难杂症”,解开群众心中“千千结”,真正把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身为信访干部,就是要不畏艰难,磨砺心性,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以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智慧,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毅力,踏踏实实干好信访工作。唯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才能于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谱写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新篇章。




(来源:丹阳市信访局 陈韶宇)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